产品目录
吴婷:车企海外并购沉浮录 出海方法论
更新时间:2025-02-08 17:28:08 点击量:
   

  

吴婷:车企海外并购沉浮录 出海方法论

  但上汽表示无所谓,我给你来一套★“掏心战术”★★★。它在罗孚的技术平台上,开创了自主品牌荣威,连英文名字都差不多★★。就在收购的当年,上汽立马跟英国合作成立技术中心,两年又全面收购了这个技术中心★。

  之后的几年,沃尔沃满血复活★★★;而吉利借力打力,2014年完成整合后销量坐地起飞,只用5年时间★★★,就从年销40多万辆涨到近150万辆,一度被称为“自主一哥★★★”。

  但产品出海只是初阶,下一阶段就是产能出海了:比亚迪在海外有七大工厂,马上投产的巴西工厂年产能可以达到15万辆;承包了中国1/6汽车出口量的奇瑞,早在2014年就在海外建厂,现在已经超过10家了。

  福田是做商用车、大卡车起家的,没有运营乘用车的经验★★,跟空壳品牌宝沃并不适配★★,这才是这次并购失利的根本原因。

  并购成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当甩手掌柜了★★,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把买来的品牌、技术★、渠道消化掉,内化吸收,才能1+1大于2。

  但是,海外并购的难度★★、风险,要远高于直接卖车、建厂。下面我带你来盘点一下那些轰动一时的车企出海并购案例,并给到你三个启示。

  没想到吉利的消化系统非常强:收购后★★,立刻在品牌管理、技术整合和市场拓展上三管齐下★。

  3★★.除此之外,上汽收购罗孚案例强调技术才是核心,虽然未收购品牌,但掌握了罗孚的灵魂。

  比亚迪50亿建船队,奇瑞直接买造船厂,上汽造长江流域最大汽车滚装码头★★★,他们都是为更快更安全地把车卖给老外,这是产品出海;

  提起罗孚大家可能不熟悉,其实路虎和宝马mini曾经都是它的子品牌★。当年可是英国皇室的御用座驾,一度是英系豪车的代表。关于罗孚的衰落,我在《英国汽车的朝阳、烈日和余晖》中讲过,在这就不重复了。

  一个“躺尸”了五十多年的品牌,肯定没啥像样的技术积淀和工业基础了,有的只是一个空壳品牌★★,而宝沃又没有迈巴赫★★、霍希那样的经典故事★★★,有的只是一个“德国血统”。

  [3]案例分析 神州优车控股北京宝沃 塑造全产业链零售新模式★★★.北交所集团★.2019

  除了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并购★,还有越来越多车企将目光投向产业链上下游。比如长城收购通用的泰国工厂★★★,东风收购瑞典混动、电动操控系统公司T Engineering AB★,小米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等等。

  2.北汽福田收购宝沃失败★,原因在于忽视了技术的累积和市场的适配,而吉利收购沃尔沃成功实现技术、品牌和市场整合。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求职★、相亲,也适用于海外并购。如果盲目信奉品牌曾经的辉煌★,却忽视了技术的累积★★、市场的适配★,结局往往很悲惨。

  2005年,上汽以6700万英镑收购罗孚的技术平台和三款发动机技术★★,但碍于历史原因,罗孚这个品牌没买下来。

  4.除了车企与车企之间的并购,还有越来越多车企将目光投向产业链上下游,如长城收购通用的泰国工厂★,东风收购瑞典混动、电动操控系统公司T Engineering AB等。

  中国车企正纷纷出海,通过直接卖车、建厂和并购海外车企实现更高质量的海外扩张。

  2010年★★,吉利花了18亿美元从福特手里买下沃尔沃。当时沃尔沃已有80年历史★★★,是全世界的豪车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而吉利不过是一个“13岁”的小弟弟★★,造的车基本都是10万块以下的小车。蛇就算能吞掉大象★,但它能消化吗?

  而比产品、产能出海更高阶的★★,是资本出海,通过并购海外车企,实现更高质量的海外扩张。比如福特就是通过收购马自达进入的东亚★★、上汽是通过收购名爵进入的欧洲。

  为了这个德国血统,福田花了500万欧元,看着是捡漏了,但为了重启宝沃★★★,福田可是亏光了家底。在收购宝沃之前★★★,福田5年净利润(扣非)27.4亿,收购之后,5年亏了66★★.2亿,亏损几乎都来自宝沃。宝沃的质量问题、售后问题也接连不断★★★,2022年再次宣布破产倒闭。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通过投资、并购谋发展会越来越常见。一次成功的海外并购,就如同在全球汽车版图上落下一枚关键棋子★★,带来的不仅仅是胜负手,更是时代先机。

  典型的就是北汽福田收购宝沃,把它包装成德国第四大豪车,比肩BBA★★。宝沃历史上也确实辉煌过,但1961年就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了,此后再也没闹出过动静,直到2014年被福田收购。

  在品牌上,不干涉沃尔沃★★★,让它保持独立发展,保证纯正的北欧豪华血统★★★;在技术上,两家取长补短,共同开发,比如孕育了领克的CMA平台,就是吉利跟沃尔沃共同研发的;在市场拓展上,吉利和沃尔沃也互相导流,吉利跟随沃尔沃出海★★,沃尔沃依靠吉利打入中国。

  两三年下来★,上汽掌握了罗孚所有的知识产权和大部分平台技术★★★。虽然没有拿下罗孚品牌★★★,却掌握了罗孚的灵魂★★★。凭借豪华车的技术水准★★★,自主车的价格优势,荣威接连推出了多个爆款。特别是荣威RX5系列,虽然在国内表现一般★,但在欧洲卖爆了,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了一百万★。

  [2]沃尔沃汽车IPO背后:吉利并购十年★★,从“蛇吞象★★★”到“遍地开花”.经济观察报.2021

  对车企并购来说,品牌重要还是技术重要?这没有标准答案,但技术的价值绝对不低于品牌。福田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只买来一个空壳品牌,而它自身又没有造乘用车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必然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