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提升市级计量能力★★★。新建计量标准20项以上,计量检校能力满足淄博市企业90%以上计量需求。
8★★★.构建核心技术专利池★★。12月底前,围绕淄博市“四强产业”及二十条产业链上下游核心技术和产品,构建重点产业核心专利池2个,建立产业知识产权联合体1-2家,开展联合体成员之间专利技术相互许可、转让★★★,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专利转化运用效率。
27.公示涉企收费目录★★★。3月底前,汇总公示淄博市执行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依据(标准)以及银行机构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项目★★,并动态调整更新,实现依“目录清单”规范收费。
9.开展供需对接路演活动。联合市企两会★★、高校院所★、高端服务机构,在4月和11月份分别举办大型专利供需对接路演活动★★;12月底前★★,委托高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需求和项目调研,精准匹配供需双方专利技术需求★★★,开展成果展示与推介项目6个以上,搭建供需双方交流平台★★★,推动更多优质专利技术转化运用。
25★.免检免扰★★★。3月底前,配合司法部门制定全市关心关爱企业家免检免扰企业名单,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中实行免予现场检查,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投诉举报、上级要求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检查除外★★★。
2.建设周村区不锈钢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3月底前,联合周村区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计量研究总院、周村不锈钢行业协会联合完成平台建设调研和可行性分析。7月底前★★,联合总院和山东伟业不锈钢有限公司推进实验室、检验设备、服务平台等配套落地。10月底前,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实现挂牌运行★★★。
1.建设淄博市纺织服装质量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淄川)。5月底前,联合淄川区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计量研究总院★、淄川区服装城管委会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制定平台建设方案★★;6月底前★★,系统整合市场监管服务职能★★★,配齐平台运行软、硬件设施★,完成挂牌运行★。加强平台宣传推广,督促运营单位做好内部管理,推动重点纺织服装企业利用平台资源解决企业问题★★,年底前形成典型案例★★★。
12.引导企业标准制修订。梳理全市立项标准工作进度,3月底前形成《全市在研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推进目录》,★★★“一对一”指导企业申报、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围绕标准化管理★★★、标准编写等内容开展业务培训,年内集中培训6次以上★★;年底前完成制修订各类标准100项以上。
15★.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提质行动。6月底前★★★,市、县(区)联合开展山东高端品牌培育企业提质行动★,对列入培育库的40家企业重点培育★★,对照评价标准,补齐工作短板。11月底前,组织区县局“一对一★★”上门指导申报;市局逐一审核★、完善材料★,力争获评2025年度山东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0家以上。
5★★★.优化升级临淄厨具行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5月份,组织开展临淄区厨具行业消费维权工作规范提升培训会,案件释义、以案说法,促进厨具行业规范经营★★★。7月份★,组织开展厨具行业质量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培训会,结合产品分级分类,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提升产品质量合格率。9月底前★★,开展厨具生产企业入企指导服务,从检验★★★、计量、认证和质量等方面着手★★,聘请专家“把脉问诊”,★“一企一策”制定方案★★,切实解决质量问题。
3.开设淄博市家具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3月底前,联合周村区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计量研究总院、周村家具产业联合会完成平台建设调研和可行性分析。5月底前,推进实验室★、检验设备、服务平台等配套落地★。8月底前,健全完善相关机制,实现挂牌运行★。
20.指导企业建立线上消费争议解决机制。指导企业建立高效★★★、快捷的客诉服务体系,提供无理由退换货、先行赔付★★★、线上消费争议解决机制(ODR)★、消费维权服务站等客诉解决方案,培育在线纠纷解决(ODR)单位1000家,提升企业获客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1★★★.推进标准化项目建设。3月底前,联合各有关部门单位★★★,深入挖掘标准化项目资源★★★,形成《全市标准化项目培育目录》★★★。打造淄博市标准化应用示范场景,重点推进全市已经立项的14项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12项省级试点项目、20项山东省标准化创新发展项目建设。年底前完成10项国家、省级标准化项目验收任务。
19★★★.开展直播电商放心消费行动。指导首批22家参与直播电商放心消费行动企业,规范使用“放心消费在山东”LOGO★,加快培育更多放心消费直播品牌。强化与淘天、抖音等电商平台的政企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完善措施路径、落实协作事项,为本市企业提供线上合规经营培训指导,释放平台经济新动能。
26.信用激励。支持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加强与金融机构在数据资源共享★、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依托“信易贷”等守信激励场景,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的“帮办★★★”服务和精准的金融服务★★★,年内组织10场金融对接活动。拓展融资增信渠道,推动专利、标准★、品牌、认证等质量要素成为融资增信参数★★。
13★.加快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省氢能源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省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省新材料计量技术委员会建设,力争2025年上半年省局批复成立省新材料计量技术委员会,年底前省氢能源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验收成功。揭榜挂帅省级白酒产业计量中心★。
30.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加强进出口环节价格收费监督检查,引导口岸收费主体通过山东★“单一窗口★★”及时公示★★、动态更新收费标准和服务项目等信息,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行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16.“好品山东”品牌提优行动。2月底前,对37家品牌培育企业完成重点辅导,以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为基础★★★,组织“好品山东★★”品牌申报说明会,5月底前★,加强对上争取,力争获评“好品山东”企业8家以上品牌。
为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按照全市★“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动员部署会议要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助力全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提出以下助企赋能措施★★★。
4★★★.开设淄博市建陶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经开区站。3月底前★★★,联合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市检验检测计量研究总院成立工作推进小组,完成平台建设可行性分析★,确定建设流程★。5月份,集中对行业协会、陶瓷总部基地以及代表企业等行业相关单位开展走访调研★★、需求收集★★。8月底前★★,整合理顺市场监管服务职能,依托国家陶耐中心现有实验室检验设备、检验人员,配齐平台运行软、硬件设施★★,完成挂牌运行。
21★★.开展全领域合规指导★。分条线制定市场监管领域企业生产经营合规指引,6月底前汇集成册★★;持续开展“普法走在执法前”活动,多维度向企业推送宣传;结合“进千企 解难题 促发展”活动,靠前规范引导,指导企业规范经营,源头消减违法风险隐患★。
23★.全面推进涉企行政执法经济影响评估试点。聚焦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执法信息公示五个环节,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经济影响评估,8月底前进行试点实施,9月底前全面评估试点成效,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
18★★★.开展品牌企业直播行动★。指导淄博市“好品山东★★”、★★★“淄博老字号★★★”、地理标志产品、驰名商标等品牌企业,积极应用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等模式,线上线下协同引流★★,多渠道一体化运营,打造线上销售新场景和网络零售新增长点。
17.“泰山品质”高端特色认证推动行动。2月底前★★,整理汇总★“泰山品质★★★”认证需求;6月底前,结合世界认可日等主题活动组织宣讲培训会,邀请专家讲解申报流程和认证规则;11月底前,指导申报企业比照评价规则从获得的荣誉★、牵头参与制定标准★★、技术专利等方面查缺补漏★★★,完善申报材料,力争1家以上企业获得“泰山品质”认证★★。
7.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中心★。4月底前,在淄博科学城建设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线月底前,淄博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12月底前,联合重点产业创新园区、链主企业研究院、技术中心、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建立1-2家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构建一站式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28★.强化涉企收费监测★。发挥48个涉企收费监测点作用,强化动态跟踪和研判分析★,对发现的价格违法趋势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重点领域价格监管★,释放积极监管信号★★★。
10.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盘活高校科研机构专利,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12月底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许可平台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50件以上,达成专利开放许可实施20件以上。
6★.优化升级淄博市泵类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博山)。3月底前,依托博山区政务网站“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专栏★★”,进一步丰富完善线上服务平台,畅通政企沟通渠道。5月底★,建立泵类企业质量提升培育库,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品牌宣讲等活动。7月份,联合工信、泵类产业联盟等部门单位★★,引导企业参与制修订泵类标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线月底前,形成一批支持泵类企业品牌建设★★★、质量提升、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典型案例,组织讲好“质量故事”★。
22★★.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2月底前,出台《深化“服务走在监管前”理念 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意见》;8月底前,动态调整★★“免罚★★、减罚、免强制”三张清单,将服务贯穿于执法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各环节,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模式。
24★★★.信用修复。加强信用修复的告知和指导★★,便利失信经营主体重塑信用,推行信用修复网上办★,协调加快修复信息共享和修复结果互认★★,实现同步修复,实行★★“随申请、随受理★、随修复”,探索“承诺容缺★★★”“承诺免查”等信用修复模式★★,帮助失信经营主体重塑信用。6月底前,每个区县建立信用驿站不少于1家★★,开展信用体检★、信用修复、信用指导。
29.开展涉企收费检查。聚焦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监管★★。联合市民政局对10家以上市级行业协会开展检查★★,重点查处行业协会依托行政权力违规收费等行为。以区县为主★,年内完成对本区县用电量前20位★★、投诉较多转供电单位的重点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