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目录
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择高而立 向上而行 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更新时间:2025-02-08 17:29:38 点击量:
   

  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和省委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增强创新策源功能★★★,加强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能级科创平台等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湖科学城,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武创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支持更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加快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全力打造“世界光谷”★★“中国车谷★”★★★。

  问:习要求湖北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武汉区位交通优势突出★★★,请问未来在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汉襄宜”协同发展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6次亲临湖北★★,为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对武汉寄予厚望★、赋予重任★★。省委高度重视武汉发展,要求武汉择高而立、向上而行,在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湖北省委召开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对全省支点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湖北省省会,武汉如何扛起责任担当★★,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记者采访了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郭元强。

  问:习要求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请问如何贯彻落实全省支点推进大会精神,扛起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和习生态文明思想★★★,努力保护好利用好武汉丰富的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美丽武汉★★★,深入实施湿地花城锦绣、河湖碧波安澜等专项计划,加快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更好彰显大江大湖的生态魅力。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推进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武昌古城等16个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办好武汉马拉松、武汉网球公开赛等重大文体活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积极参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谢慧敏)

  问:习要求湖北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资源丰富,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推广武汉文旅品牌、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答:科教人才优势是武汉最大的优势★★。习高度关注武汉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充分肯定“每次来都能看到新突破”,对武汉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武汉责无旁贷★★★。2月6日,武汉召开★“新春第一会”,就是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支点建设大会精神★,对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进行动员部署。

  问:习要求湖北“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武汉科教资源丰富,请问未来如何在推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应有作用?

  答★:武汉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美誉,现在是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两大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地、“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在新年之后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召开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对全省支点建设进行全面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湖北省省会,武汉将始终牢记习殷殷嘱托★,认真落实全省支点建设会议精神,知重负重、知责担责★★,牢牢把握加快建成支点这一战略定位、战略任务、战略机遇,细化落实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汇聚资源力量,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全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典范、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样板★★、保障国家发展安全的重要支撑★★,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整体提升城市的战略支撑力★★★、创新策源力、产业竞争力、开放辐射力★★、生态承载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协同力★★★,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我们将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发挥武汉联结东西、承接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枢纽功能★★,完善铁水公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铁路客货运、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联动建设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打造中欧班列华中区域集结中心。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落实自贸区提升战略,推动三大综保区争先进位,建好用好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德国际产业园等平台,完善供应链平台体系,打造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组织中心。全力推动协同发展,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提高武汉都市圈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一体化水平★,推进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交流合作,更好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答:武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生态禀赋优越,★“一城秀水半城山★★★”,是全球唯一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武汉持续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今年武汉惊艳亮相央视蛇年春晚,我们顺势策划开展“跟着春晚游武汉”宣传推广活动,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旅游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创近年来新高。